您的位置:首页>亲子 >

多地推进养老服务“时间银行”制度 保护养老志愿者合法权益

2022-01-21 15:56:03    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报

2022年1月19日,在北京市委社会工委、市民政局举行的“时间银行”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,《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实施。

所谓“时间银行”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“时间银行”,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“被服务时间”。据了解,在“时间银行”建立个人账户的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,每服务1个小时存入1个时间,可兑换服务自己使用或赠给直系亲属,存1万个“时间”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。

目前,南京、上海、青岛等地均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“时间银行”制度。业内普遍认为,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养老志愿者合法权益,也有助于激发养老志愿者积极、促进志愿服务和互助养老,缓解养老服务队伍供给不足问题。

用时间兑换服务

2022年北京市两会上,发展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模式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,引发广泛关注。此前,北京市民政局、北京市财政局、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发布《实施方案》。

根据《实施方案》,在经过培训后,满18周岁、热心公益事业、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,或本市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在其监护人的带领下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的,可成为志愿者并在“时间银行”建立对应个人账户,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并存入账户,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通存通兑。

志愿者既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,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,让亲人享受服务。

此外,志愿者通过参与“时间银行”养老志愿服务获得并存储的时间达到1万个后,可在其年长衰弱或失能后,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待遇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。1万个时间意味着1万个小时的服务时长。

李红兵介绍,这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机制,政府部门还将探索建立梯次分明的激励措施,比如积分兑换奖励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评选、星级志愿者等。也欢迎社会各界集思广益,提供可落地、可操作的激励措施,让养老服务志愿者享受可预期、实实在在的激励和实惠,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,营造为老助老志愿服务氛围。

九大类服务内容

《实施方案》明确,养老服务“时间银行”的服务内容有九大类,包括情感慰藉、协助服务、出行陪伴、文体活动、健康科普、法律援助、培训讲座、指导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其他个化服务。各区可根据本区老年人实际状况和志愿者专业特色、分布情况等,优化“时间银行”服务内容,推出满足个化服务需求、接地气的服务项目。

据了解,养老服务“时间银行”信息管理微信小程序或APP将于期上线。作为需求方的老年人,在登录信息管理台完成身份认证后,只要账户里有时间,经审核后,就可以发布养老服务需求。作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,在信息管理台注册认证后,即可选择预约信息就、就便开展有关服务,获取时间;同时,为保证服务真实有效,志愿者要通过信息管理台进行签到、签出,记录服务时长。

“这些操作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、板电脑等设备完成。如果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,可以联系街乡镇确认的专业机构,通过线下方式操作。”李红兵介绍。

此外,针对经济困难、重度失能、失智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、重度残疾老年人、高龄老年人,以及其他急需社会给予帮助的困难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群,各区民政部门可结合各区实际情况,优先为上述特殊老年群体免费赠予一定数量的时间,用于兑换志愿者提供的各类服务。(朱艳霞)

关键词: 时间银行 养老服务 养老志愿者 志愿者合法权益

相关阅读